
陶瓷、耐火材料工業窯爐工作原理簡述
網站編輯:admin │ 發表時間:2017-11-07 │
在陶瓷、耐火材料制品的生產過程中,燒成是一道重要工序。常見的燒成設備有兩大類,一類是連續加熱窯,如隧道窯,另一類為間歇加熱窯,如倒焰窯。今天大科將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陶瓷、耐火材料工業窯爐的工作原理及熱工原理知識。
隧道窯因類似鐵路山洞的隧道而得名,目前多采用單通道明焰車式隧道窯,隧道窯屬于逆流操作的熱工設備,即窯車上的胚體,有推車機的推動,在隧道內于氣流相依反方向里連續或間歇移動,并完成預熱、燒成、冷卻過程。因此將隧道窯沿窯長分為預熱、燒成、冷卻三帶。隧道窯的最主要優點是產量大、燃料消耗低、熱效率高以及勞動條件好,其缺點是基建投資大、熱工制度不易經常調整、剛才用量以及附屬設備較多,故多用于產量大、品種單一的制品。
間歇窯主要包括倒焰窯、梭式窯、鐘罩窯、蒸籠窯等,具有熱工制度易調整、靈活性大、窯內溫度分布均勻、基建投資燒等特點。下面主要以倒焰窯為例,和大科一起認識了解間歇窯的相關內容,倒焰窯有圓窯與方窯(或矩形窯)之分,且多以面積大小進行分類,也可以最高燒成溫度或焙燒品種來分類。倒焰窯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,其工作原理為:將煤加入燃燒室的爐箅上,一次阻燃空氣由燃燒室下面的灰坑穿過爐箅,通過煤層并使之燃燒。燃燒產物自噴火口至窯頂,再自窯頂經過胚體倒流至窯底,經吸火孔、支煙道及主煙道流向煙囪底部,最后由煙囪排出。胚體自裝好至燒成出窯前一直停在窯內。因火焰在窯內倒流,故稱倒焰窯。煙氣流經胚體,以對流和輻射將熱量給胚體。傳統倒焰窯由于砌筑蓄熱室熱量大,煙氣帶走熱量多,熱效率低,單位產品燃料消耗高,且裝窯出窯操作勞動強度大,因此這些窯爐常用于中小型工廠以及小批量、多種類制品的燒成。
隧道窯、間歇窯燃料早前多以煤炭為主,隨著國家環保政策完善,節能、環保成為工業發展的新趨勢,煤改氣已是各類工業窯爐成熟有效的改造方案,特別自高級耐火材料出現后,高速燒嘴應用及微處理機對窯溫、窯壓及氣氛的自動控制,使得新工業窯比傳統窯爐具有高的熱效率、適應性強、燒成時間短、勞動強度小等優點。